9月20日下午,台湾中天电视台举办了国民党主席竞选电视辩论会,邀请张亚中、、及郑丽文四位候选人出席,郝龙斌先前以行程冲突为由婉拒,但答应会出席后续两场电视辩论掌牛宝,因此昨天的辩论会只有张亚中、罗智强及郑丽文到场。
围绕外界最为关注的两岸政策论述,张亚中表示,他主张恢复“国统纲领”,由国共两党签署和平备忘录;罗智强说,两岸要继续往前走,要把“九二共识”的主张找回来;表示,要在“九二共识”基础上,开创两岸和平的百年基业。
按照相关选举办法,国民党主席改选每四年举办一次,由党员投票产生。此次选举将于10月18日举行投票,11月1日完成交接。
这次选举不仅会决定国民党未来4年发展走势,更直接关系到岛内2026年“九合一”选举和2028年“两项选举”蓝营提名情况,将对岛内政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
世代差异,多强鼎立。
此次选举被称为国民党内部一场深刻的“世代之争”。综合各方分析,73岁的郝龙斌,同为55岁的郑丽文与罗智强,以及张亚中均是此次热门人选。
国民党内部民调显示,郑丽文以22.2%的支持率领先于获得20.5%支持率的郝龙斌,罗智强则获得18.7%党员支持,三人之间差距并不大。
经验丰富,守成有余。
出身军政世家的郝龙斌,曾任台北市长、国民党副主席,党内资历深厚,拥有一定声望,是“正统蓝营”代表,在老党员和军系中更具支持度。
郝龙斌一贯被认为经验丰富、路线稳定,不会轻易出格,是能稳住国民党基本盘的人选,是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将。然而,反对声音则认为,郝龙斌在政治上缺乏新意、与岛内青年群体脱节,因此难以带领国民党开创新局。
泼辣敢言,争议难消。
郑丽文早年出身民进党,作为女将,她直率泼辣,敢于批评民进党执政的种种弊病,常在政论节目中火力全开,积累了不少民间声量。
她善于在舆论场上抢占话题主导权,尤其在批判赖清德“台独”谬论时,言辞犀利,逻辑清晰,获得不少“知识蓝”的认可。
不过,“由绿转蓝”的标签让她长期被质疑“投机”,其在2024年岛内“大选”期间,公开批判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,称侯应礼让柯文哲退居副手,此番言论令郑遭受质疑,也使其难获侯友宜方面支持。
网络新星,资历尚浅。
作为“年轻战将”,罗智强长期活跃在网络社交平台掌牛宝,善于利用新媒体制造声量,在年轻选民中有一定影响力。
罗智强敢提创新观点,“大罢免”期间积极奔走宣传“反恶罢”,也表现出其组织动员能力,近期还获得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公开力挺。
然而,国民党长期以资历、派系为重,罗智强党内基础不足,资历浅薄,要突破传统结构,难度极大。
路线鲜明,频遭挞伐。
张亚中是学者出身,政治立场明确,坚持“九二共识”,主张两岸关系必须回归理性对话并最终走向和平统一。他在2021年党主席选举中表现不俗,赢得了不少基层党员的支持。
然而,民进党与绿营媒体不断给张亚中贴上“亲中”标签,极大限制其拓展政治空间。此外张亚中也被批评缺乏募款能力和选举经验,难以整合党内资源。
舆论普遍认为,获党内多个实力派系支持的郝龙斌目前较被看好,由于仍有大量党员未表态,因此形势并不明晰,最后的派系整合和选战动员,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。
内忧外患,前路艰辛。
国民党经历多次选举挫败,党内财务状况困窘,士气不振,且在民进党当局持续政治压制下,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。
因此,此次无论谁当选党主席,都注定要扮演“吃力不讨好”的角色,需要平衡各方在野势力,实现下架民进党的最终目标。
目前看,新任党主席至少要扛下四个“重担”。
完成巨额募款任务。国民党被民进党“抄家”后,财务困境加剧。党主席需要不断四处“化缘”,筹钱给党工发薪水、给候选人提供选举经费补助。
处理党内复杂矛盾。目前党内派系林立,一些县市首长和地方政治家族都想推出自己的人马。如何整合“几大山头”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,将考验党主席的政治智慧。
解决路线改革焦虑。国民党两岸路线摇摆、政策论述乏力、青年人才断档、基层组织松动、年轻选民流失等结构性困境一直存在,急需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,让国民党焕发新生。
应付绿营司法追杀。赖清德当局频繁利用司法工具打击国民党高层。“大罢免”过后,还有多名党工被收押、起诉,亟待国民党中央施以援手。
因此,国民党新主席必须是能打硬仗的“战将”,激发出蓝营最大战力,在守住基本盘的同时,攻下更多坚困选区;同时还得是身段柔软的“纵横家”,能处理好与民众党的竞合关系,妥善分配政治资源,团结白营,最终在2028年选举中,把民进党拉下台。
找回初心,方得始终。
从1949年败退台湾到2025年,国民党历经76年起伏,如今两岸关系日益复杂、岛内“台独”思潮仍有市场的当下,国民党若想走出困境,必须认清时代大势,摒弃投机思维,从根本上重塑理念与路线。
完善两岸论述,回归“九二共识”。
“九二共识”是两岸共同确认的政治基础,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。遗憾的是,国民党在民进党的打压围剿下,常常在两岸问题上表现出摇摆与退缩,招致社会误解加深,民众支持不断流失。
回归“九二共识”,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坚决反对“台独”。这是国民党的立党之本,也是台湾走出困局的唯一出路。
推动两岸交流,促进融合发展。
推动两岸交流和融合发展,是国民党的战略使命。民进党执政期间,大搞“两岸断流”,污名化交流为“统战”,让两岸渐行渐远。
国民党要重获岛内民心,必须寻求改善两岸关系的良方,让台湾融入民族复兴全局,让岛内民众真正了解大陆的新气象,不被民进党灌输的刻板偏见所蒙蔽。
认清国际局势,拒绝充当附庸。
国民党长期对美过度依赖,又在民进党形塑的舆论氛围下“拿香跟拜”,出现蓝绿竞相“比亲美”的荒唐局面,形成“亲美越深越安全”的荒谬逻辑。
因此,惟有摒弃“逢美必亲”的盲目依赖,国民党才能避免被美国绑架为“棋子”,避免台湾自身利益受到损害。
此次党主席改选,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百年政党的焦虑、期待和自我救赎的努力。但无论谁赢,新主席的最大使命只有一个:2028年把赖清德拉下台。
新任国民党主席当选后能否把握历史机遇,经受艰难挑战,时间很快会给予我们最终的答案……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